[贴吧帮助]
进入贴吧  按标题检索  按内容检索  按作者检索
贴吧列表 | 贴吧排名 | 推荐贴吧 | 本吧精华主题 | 本吧最热主题 | 最新主题 | 申请吧主 | 举报 |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首页 >高氏家族 > 渤海的认识  
人气指数:[ 3579 ]     
发表新主题 精华主题 申请斑竹 贴吧帮助 贴吧举报 →免费订阅[高氏家族]贴吧!

如果您想有更多的贴吧功能
请赶快注册

热门话题
    有没有讨厌乒乓球..
    建议把大家姓氏“..
    对王俊凯的表白信
    麻烦取个谐音的英..
    我爱王俊凯
    给王诗龄的信
    我想取个与自己名..
    请不要把我们马姓..
    我是你的粉丝
    爱毛主席爷爷

热门贴吧
    郝氏家族
    邬氏家族
    卜氏家族
    黄氏家族
    尹氏家族
    祁氏家族
    贝氏家族
    伏氏家族
    万氏家族
    管氏家族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 0 篇,   首页 [1] 末页
1 渤海的认识
    渤海的认识  二,日本对渤海的认识

  渤海立国两百多年间,出于对周边靺鞨诸部族征服与统治、以及与南邻新罗抗衡等需要,与东邻日本在国交名目下展开了积极的往来。而同时,日本也很重视对渤海关系。以往的研究在论及日本渤海关系的历史地位时,多评价日渤通交是日唐交通的中介,即相对于与大唐,日本与渤海只是对日唐关系一种副次的和补充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对渤海通交完全是独立运作、自成体系、且目的性明确的政治行为,这就是树立“东夷的小帝国”形象,指望渤海象对唐王朝一样,对日本行朝贡之礼,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内外秩序。在渤日通交开始的八世纪,日本与唐虽有往来,但并无国交关系,而且,尽管日本对唐外交的理想是平起平坐,但在现实中仍要奉唐为大国,完全不可能保持对等外交。近邻新罗虽与日本有往来,却拒绝作日本的朝贡国,日罗关系始终没能够满足日本的要求,因此,日本便把希望寄托于主动来日的渤海。这一背景决定了日本对渤海外交的基调,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日本对渤海的认识。

  1,日本史料中的“靺鞨国”与渤海

  渤海首次遣使日本究竟在何时,分歧为两种意见,即720年说与727年说。支持两说的分别为以下两条史料,

  A.《续日本纪》卷八养老四年(720)正月丙子条 遣渡岛津轻津司从七位上诸君鞍男等六人于靺鞨国。观其风俗
  B.《续日本纪》卷十圣武天皇神龟四年(727)九月庚寅条 渤海郡王使首领高齐德等八人,来著出羽国,遣使存问,兼赐时服”。

目前,比较被认同的是727年说。在这里,渤海明确记作“渤海郡”,所以不存在疑问。而如果A说成立,则渤日国交的开始期就要前提7年。但是此说的问题在于“靺鞨国”的属性,即“靺鞨国”是不是渤海国的问题。
  关于史料A,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意见根据有关渤海的基本史料,联系渤海建国者的族属、渤海建国当时整个东亚的形势等方面的情况,认为“靺鞨国”是渤海、或泛指包括渤海在内的靺鞨诸部居住的地域[33];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靺鞨的训读是“阿志婆世”(ashihase),与《日本书纪》中的“肃慎”(ashihase)发音一致,所以《续日本纪》中的“靺鞨”当与肃慎处在同一地域,日本古代国家的概念中的“肃慎”泛指,萨哈林、北海道东部、北部至千岛群岛,也就是以鄂霍次克文化为中心的地区。那么,“靺鞨国”亦应涵盖上述地区,这些地区是不包括渤海国的[34](以上两种意见方便起见简称为“渤海说”和“鄂霍次克说”)。
  以往的讨论多热心于考辨“靺鞨”“肃慎”指代的地域范围——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两个概念是怎样传到日本的。因为,这里的“肃慎”和“靺鞨”,都源自中国古典文献,可是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当时被称作“肃慎”的民族集团,倭(日本),完全是无法以语言与之沟通的[35]。因此,“肃慎”一词,肯定不会是肃慎人自己的告白,只能是第三者把这个概念带到倭的。而日本史料中的“肃慎”时期,倭与中国大陆没有遣使往来,所以很可能是六世纪后半开始与倭通交并向中原王朝的遣使朝贡的高句丽人在其中扮演传递角色的[36]。在高句丽的使节把“肃慎”一词带到倭国时,这个概念首先应该是他们所认知的“肃慎”地域范围。无论来自中原史书的说教,抑或他们自己与其接触、交往的经验,这个“肃慎”指的应是大陆东北地区。就是说,倭王权最早了解的“肃慎”,在地理范围上也应该是大陆东北地区[37]。至于倭王权后来把这个范围扩大到鄂霍次克说主张的那些地区,可能是因为倭发现那些地区的民族集团在某些方面很接近高句丽人所介绍的“肃慎”,便把他们统称为“肃慎”了。
  “靺鞨”一词初见于日本史料是在八世纪,当时,不仅高句丽,唐、新罗、百济等也与日本有使节往来,所以难以判断这个概念究竟是由哪一国介绍到日本的。在中原典籍中,“靺鞨”被看作“肃慎故地”;在日本典籍中,“靺鞨”也同“肃慎”一样训为“ashihase”,可见日本统治层将其与“肃慎“视为同一民族集团了。在中原典籍的“靺鞨传”中,粟末、白山两靺鞨与高句丽相接并长期依附于高句丽。大祚荣就是依托此地纠集靺鞨人与高句丽遗民建立的渤海国。所以,从地域范围上说,渤海似乎应该包括在日本所认知的“靺鞨”中。但是如果720年诸君鞍男一行去的“靺鞨国”就是渤海的话,727年渤海首次遣使日本之后,《续日本纪》对渤海的介绍就不该只是“渤海郡者,旧高句丽国也”,全然没有提及靺鞨,也不至于迟至796年才首次披露渤海建国之初的光景[38]。而且,全二百卷、现存六十二卷的《类聚国史》将靺鞨(卷一百九十九)与渤海(卷一百九十三·一百九十四)分别归在不同的部类。由此也可推知,日本的支配层并没有把“靺鞨国”认同为渤海国。或者,即便知道渤海就是“靺鞨国”,日本也不愿或根本就无意这样认为。因为,如同后面将谈到的,他们需要的,只是“高丽”这张标签。
作者:uname         2007/9/5 10:52:37    |  回复此帖子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 0 篇,   首页 [1] 末页 加入收藏夹
回复帖子
标  题: *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超级连接 email连接 插入图片 插入代码 引用内容 背景音乐 flash动画 Real Player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QuickTime视频文件
内  容: *
图  片: 教您外部贴图
验证码: 请在左边输入看不清,双击一下
3.145.94.251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页面执行时间:84,042,040.000毫秒
  ©2006 Uname.cn 设逸名网为首页 贴吧协议  意见建议  鄂ICP备05015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