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孙元良将军简介
孙元良将军简介
外号:飞将军
学籍:黄埔军校一期
孙元良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华阳县,在兄弟六人中排行最末。父亲孙廷荣做过清廷知县,早年家境颇为优裕,有住宅五十亩、良田八十亩、不料辛亥年间城中巡防军发生哗变,孙家遭到劫掠,从此以后每况愈下。孙元良幼时蒙私塾教育,十八岁便告别故乡,到当时的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就读,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思潮董陶影响下,成长为思想活跃、喜好交际的进步青年。
黄埔军校一期
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战役爆发,孙元良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五九旅旅长,率部成功击败日军,确保了庙行镇。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中外报纸一致公认庙行战事之暴烈为开战以来仅有,所得战绩亦堪称沪战最高峰。积疲未苏,血衣犹湿,孙元良又亲赴所部五一七团团部,指挥该团在葛隆镇顽强抗敌,从而确保我军归路不断。。《上海停战协议》签订后,孙元良因军功升任第八十八师副师长,并荣获宝鼎勋章(《国闻周报》1932年第九卷]35期‘时人汇志‘栏口对其事迹曾予以专门介绍),翌年又补升为第八十八师中将师长。第八十七、八十八师可是蒋的嫡系主力。不仅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还专门配有德籍军事顾问,战斗力较强,彼标榜为国民党的模范教导师。
抗战胜利后,孙元良奉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之命出任常镇地区警备司令。l946年6月,孙调任重庆警备司令.三十年代初,孙元良的叔父、四川军人孙震被蒋委任为川军第四十一军军长。解放战争期问,老蒋察觉出孙震有保存实力的企图,便欲罢其兵权、拟另派人统辖孙部。孙震为避免军队被蒋吃掉,同时继续保有对旧部的领导权,于是先奏一本,推荐侄子孙元良接替自己,以求两全。蒋介石考虑到小孙毕竞出身黄埔嫡系,与川军原无大的瓜葛,于是顺水推舟,谕准此事。就这样,孙元良一跃而就第十六兵团司令高位,成为手持重兵的实力派人物。
1949年12月,孙元良回台湾,从此结束其统兵生涯。军权不在,只能担任顾问一类闲职。孙元良过着隐居生活。七十年代初,孙元良一度旅居日本、为谋生计曾自办开设了一个名曰‘‘天福园‘‘的面食店。1975年他重返台湾,定居高雄,在当地一家针织公司当董事长。闲来无事。还著书立传,写有个人回忆录《亿万光年中的一瞬》和《世界军事史》等书,聊以自慰。
其子著名演员秦汉(原名孙祥钟)
自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