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帮助]
进入贴吧  按标题检索  按内容检索  按作者检索
贴吧列表 | 贴吧排名 | 推荐贴吧 | 本吧精华主题 | 本吧最热主题 | 最新主题 | 申请吧主 | 举报 |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首页 >文氏家族 > 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人气指数:[ 8056 ]     
发表新主题 精华主题 申请斑竹 贴吧帮助 贴吧举报 →免费订阅[文氏家族]贴吧!

如果您想有更多的贴吧功能
请赶快注册

热门话题
    有没有讨厌乒乓球..
    建议把大家姓氏“..
    对王俊凯的表白信
    麻烦取个谐音的英..
    我爱王俊凯
    给王诗龄的信
    我想取个与自己名..
    请不要把我们马姓..
    我是你的粉丝
    爱毛主席爷爷

热门贴吧
    郝氏家族
    邬氏家族
    卜氏家族
    黄氏家族
    尹氏家族
    祁氏家族
    贝氏家族
    伏氏家族
    万氏家族
    管氏家族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 57 篇,   首页 上一页 [1] [2] 末页
51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男1621863964甘肃天水
作者:120.68.91.*         2010/11/15 21:29:14    |  回复此帖子    
     
 
52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729007221 男
作者:124.229.213.*         2010/10/24 12:12:53    |  回复此帖子    
     
 
53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QQ670945535 女 重庆
作者:222.180.36.*         2010/10/13 16:12:18    |  回复此帖子    
     
 
54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1502091955
作者:27.44.165.*         2010/10/11 13:05:03    |  回复此帖子    
     
 
55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1421617558
作者:218.65.70.*         2010/10/8 1:08:54    |  回复此帖子    
     
 
56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362885237 文霞
作者:121.35.216.*         2010/10/6 12:14:58    |  回复此帖子    
     
 
57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384618190
作者:218.15.22.*         2010/9/28 23:45:57    |  回复此帖子    
     
 
58 回复:姓文的留下Q号.性别.地址!
    作者:程如峰 文彦博(一○○六~一○九七年),对上了年纪的读书人来说,并不陌生。有些国文读本中,便有文彦博幼时把水倒进树洞里、皮球自动浮上来的故事,可见他自小智能超人,不知启迪了多少颗幼小的心灵。 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年),比文彦博大七岁,同时活跃在北宋中期宋仁宗朝。他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正史上只记载他俩同僚共事,不知道他俩还是儿女亲家。 (第147期) 同榜高中及第 据他二人《宋史》本传记载,他俩都在天圣五年(一○二七年)考中进士,名列前茅。> 主考官刘筠,曾任庐州太守,对年轻的包拯颇为赏识,言传身教,期承衣钵。他曾三次主管考试,这是最后一次。他认为开科取士,主要是选拔经世治国的政治人才,不是物色一些文人雅士,因而把传统的以诗赋为主、策论为次的评分比例颠倒。所以这一次登榜的韩琦、文彦博、包拯、赵概、吴奎、陈旭等,日后都成了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曾位至权要,执掌国命。著名的「嘉佑盛世」,就是以他们为中坚所缔造的。 包拯进士及第后,辞官居家养亲十年,当他首任天长县令时,文彦博等已青云直上、身居高位了。庆历三年(一○四三年),韩琦辅助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而包拯才由端州调进御史台任监察御史。皇佑二年(一○五○年),文彦博、宋庠为相,包拯由陕西再度调回朝廷,在谏院任职。谏院和御史台合称「台谏」,其成员由皇帝直接选拔和任命,不由宰执推荐,他们也不得进入「二府」活动。从职责上看,包拯与文彦博应该保持距离,有一定的对抗性和制约作用。 这时候,宋仁宗正宠幸张贵妃,为取得她的欢心,一次授予她的伯父和养父三司使张尧佐宣徽使、淮康节度使 、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四项要职,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因而引发出一场政治风波。包拯率先上章谏阻,弹劾张尧佐无功食禄,窃居高位,不知羞耻,同时批评宰相曲意阿循,使皇上做了「私昵后宫」的错事。这里说的宰相,实际上就是指文彦博、宋庠。包拯一马当先,谏官吴奎、陈旭、御史中丞王举正、御史张择行、唐介也纷纷慷慨陈词,竭力劝阻。在辩论时,包拯「音吐激愤,唾溅帝面」(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张贵妃见势不妙,连忙告知张尧佐,主动辞去宣徽使、景灵宫使。宋仁宗的困境得以解除,还落个乐闻直谏的美名。台谏官员感到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张尧佐也给人留下自愿退让的好印象。 过了八个月,张尧佐再次被擢升宣徽使,离开朝廷,调往河阳。包拯、吴奎明知圣心难移,并没有坚决反对。唐介仍然凌厉进攻,更把矛头指向文彦博,说他当益州(成都)太守时,用金丝间织的「灯笼锦」献给张贵妃,才进入「二府」;平定贝州动乱,生擒贼酋王则,当了宰相,是占了前帅明镐的功劳。又说吴奎交结文彦博,互张声势等等。特别是说「文彦博因贵妃而得执政」的话,等于宣告宋仁宗爱听「枕头状」和「牝鸡司晨」,宋仁宗自然龙颜震怒,当即把唐介逐出朝廷,贬往英州(今广东英德县)。同时文彦博也离开相位,出知许州,谏官吴奎调往密州,以息事宁人,所以结果是两败俱伤。> 做为谏院领导人的包拯见吴奎调出,削弱了谏院力量,便奏请挽留吴奎,同时指责唐介「轻妄之词,诬罔天听」。宋仁宗看了却说:「介昨言奎、拯皆阴结文彦博,今观此奏,则非诬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坚持调走吴奎。包拯情不自安,连续写了七份报告要求调到外地,表明自己心迹。宋仁宗以他在谏院供职不到两年为由,没有批准。从这次风波中可以看出包拯、文彦博、吴奎三人关系确实不错,但并不像唐介所说的「阴结」,而是「阳结」。因包拯早就向宋仁宗说过,谏官御史「不之二府」的传统做法有「疑下」之嫌,不如开诚布公、「不避二府」、团结报国为好。>
作者:58.47.128.*         2008/2/26 14:52:53    |  回复此帖子    
     
 
本主题共有回帖数 57 篇,   首页 上一页 [1] [2] 末页 加入收藏夹
回复帖子
标  题: *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左对齐 居中 右对齐 超级连接 email连接 插入图片 插入代码 引用内容 背景音乐 flash动画 Real Player视频文件 Media Player视频文件 QuickTime视频文件
内  容: *
图  片: 教您外部贴图
验证码: 请在左边输入看不清,双击一下
3.135.247.188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页面执行时间:997,905.000毫秒
  ©2006 Uname.cn 设逸名网为首页 贴吧协议  意见建议  鄂ICP备05015700号